一、地震的震源深度是什么意思地震的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 地震可以发生在地表以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而绝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都是几十公里。根据震源深度,可以分为:
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二、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是多少?
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14千米。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上海、宁夏、云南、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均有震感.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三、汶川地震震源深度是多少公里?
记者18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
四、地震后总说的震源深度几公里,那个震源深度是指的什么?
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 地震可以发生在地表以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而绝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都是几十公里。根据震源深度,可以分为:
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
2.中源地震:60—300公里。
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五、南京5.4级地震震源深度有多少?
10公里左右。5.4级左右地震属于中强地震,地震威力跟震源距离地表的深度有关,震源深度在10km的话比较浅,人会感觉明显的晃动,甚至在震中附近的居民点有物体坠落的危险,农村的院墙可能开裂,震中烈度在6到7度的样子。还是可能引起高空坠物砸伤的灾害。
六、印尼苏拉威西岛地震1934年震源深度?
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侧的6.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720千米,是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
七、地震的震源深度10公里。什么意思?
地震的震源深度十公里,那就说明是在地下十公里深度的地方发生的震动,而产生的地震。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震源深度就是发生地震的地方与它对应震中的垂直距离。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八、什么是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距、震源深度?
1、震源: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2、震中: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
3、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
4、震源距:是指某一指定点至地震震源的距离。
5、震源深度: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九、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是什么概念?
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的概念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离地面2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一、震源深度:震源深度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Hypocenter, 亦作 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震源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原因之一。二、震源等级: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1、浅源地震0―60公里,简称浅震。浅震对构筑物威胁最大。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强。2、中源地震60―300公里。3.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目前观测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对于同级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则反。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8公里。
十、地震源于哪里?
地震来源于地壳运动,地壳张裂或者火山爆发导致等现象造成了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