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像上灰土怎么清理有什么说法么?
没什么特别的,用干净的布擦拭,一定要有恭敬心,不敢怠慢的样子就可以了,就像给父母擦身上的尘一样
二、佛像头部突然断了有什么说法?
佛像一般的情况用以下材料做成: 佛像头部突然断了,可能与做成的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是泥塑做成的,做工不好,受动气温影响,比如放在家中太阴暗而潮湿,当受到温度的升高,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就容易突然断成多块,可以尝试用水泥加水来加固固定好,以免再次断裂,影响美观。佛像头部出现断裂属于物理自然现象,没有任何预兆的,请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的激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让自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才是人生重中之重。
三、有byschoolbus的说法么?
有,by school bus的意思是借助校车这个工具I go to school by school bus everyday.我每天坐校车上学。其实有两种说法都可以I go to school by school bus every day.I take the school bus to school every day.
四、520有么说法?
520的意思是“我爱你”,取自数字“520”的中文读音的谐音。520也指5月20日,5月20日是网络情人节。与520相似的节日是521,因为521的谐音也是“我爱你”。在中国,5月20日与5月21日都被人们看作情人节。
520祝福语
1.又到了今年的5.20,我又要对你说,我爱你。但我的爱不只在今天。
2.历经风风雨雨,才知道对我最好的人是你,我爱你,520我爱你,每天我都爱你。
3.你的每一次鼓励豆让我信心满满,你的每一次微笑都让我久久难忘,拥有你是我这生的幸福。从爱上你的那刻起,我发现,原来爱情可以这么伟大。在此即将到来的5.20,我想对你说:我爱你。
五、这个佛像放在茶台上的作用,有什么说法嘛?
第一张照片是个倒流香炉,第二三张不是佛像,是个小和尚,那个应该放在倒流香炉上
六、玉有结晶的说法么?
玉石的结晶体是指由玉石结构基元在空间呈不随时间变化的规则的三维周期排列而形成的的晶体。
玉石结晶是一类重要的结晶过程,晶种的存在对成核成长过程影响很大,添加晶体操作可能使沉淀在较低的过饱和度下进行,有利于晶体生长。为了得到良好的沉淀,狭窄的晶体粒度分布,提高晶体产品的质量,在沉淀结晶的初期引入晶种诱导成核或抑制初级成核往往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七、身上配带着佛像,进入寺院拜佛有说法吗?
没有 不过戴着佛像平时要注意洗澡时要摘下来 夫妻在一起时也要摘下来 到寺院里 不要随便大声讲话 在殿堂里顺时针方向走 进门走两边的侧门 不要走中间的 寺院里的一草一木不经师父同意不能拿 否则因果很重的
八、家里需要搬家,家中的佛像需要搬动,有什么说法吗?
搬家前提前给佛像上香说明一下,告诉人家要搬家了可能会打扰人家的清净,答应给人家找个清净的地方。
九、铜钱有区分男女的说法么?
有这种说法,一种磨边的五铢史上就称之为女钱。
十、佛像的底座为什么叫须弥座,有什么说法吗?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 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蜀柱)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 发展成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一些家具,如屏风之类的底座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
一种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最早实例见于北魏石窟,形式比较简单,雕饰不多。从隋唐起使用渐多,成为宫殿、寺观等尊贵建筑专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渐复杂华丽,并出现了莲瓣、卷草等花饰和角柱、力神、间柱、门等。宋《营造法式》中规定了须弥座的详细做法,上下逐层外凸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部分称束腰,其间隔以莲瓣。从元朝起须弥座束腰变矮,门、力神已不常用,莲瓣肥硕,多以花草和几何纹样做装饰,明清成为定式。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须弥座栏杆尺度较宋式为小。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式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等等)----《中国建筑史》
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